社造知識雲Knowledge cloud.

回列表頁
2019-04-19

《經濟日報》人生的意義

 

2019/04/19 - 經濟日報/A04/名家觀點

 

時序進入春天,「乍暖還寒時候,最難將息」,望盡枯葉蕭瑟之後,點點新綠悄上枝頭,轉瞬冬去春來、頃刻花開花謝的自然遞嬗,不時會教人一頭栽入「活著,所為何來?」的大哉問。

 

每天早上一睜開眼,大多數人日復一日按照生活常軌前進,上學的上學、上班的上班,肚子餓了吃飯、時間到了睡覺,老大不小了就該結婚生子,累積年資後跳槽圖點加薪機會…,不知不覺走到生命盡頭,驀然回首來時路,類似「人生意義到底是…」的茫然很容易浮上心頭。

 

也許會有人說,這大哉問是哲學家的專屬課題,平凡如你、我只需按照世俗標準、親友期待,循序漸進走完這一生,無需杞人憂天、自尋煩惱;但歷經二次大戰納粹集中營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兼精神科醫生維克多.弗蘭克(Viktor Emil Frankl)告訴我們,能夠忍受酷刑、熬過絕望的倖存者,都有著「支撐自己存活『意義』」的共同特徵,足證「人是一種探求意義的動物。」

 

另一種相對積極的看法是:生命本身的確不會有意義,想要有意義,就必須自己創造,從無到有的過程中,人生價值於是油然而生;也就是說,所謂的「人生意義」並沒有標準答案,甚至沒有具體範圍、沒有時間限制,你、我都有絕對權利定義自己的人生,進而尋得今生今世的終極使命。

 

以筆者為例,經年累月爬梳出的「人生意義」應具有兩項要件──自我滿足+客觀貢獻。前者是支持人們長久追尋人生意義的原動力,如果不能樂在其中,自然會覺得自己總是犧牲奉獻,人生究竟何苦來哉;後者則是希望在白駒過隙的倏忽人生中,留下些大江東去也淘不盡的事蹟,讓身邊人覺得「有你真好」。

 

簡言之,筆者的人生意義在於──自得其樂同時,更為他人做出貢獻。

 

人生意義與筆者相仿的人不在少數,像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行之有年的CNN Heroes,每一位出線者都是由自己所處的社區出發,在舉手投足的呼吸日常中,全心投入、不計得失、踏實而堅定地改變這個世界;CNN並透過網路票選方式選出年度英雄(CNN Heroes of the Year),加碼10萬美元資助他們目前所從事的慈善活動,自2007年迄今已產生上百位平民英雄。

 

我與公司同仁推動15年之久的「全民社造行動計劃」(前十年為「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劃」)中,我們也見識到許多默默推動台灣前進、盡心散播愛與關懷的素人天使;如雲林古坑華南國小校長陳清圳,原是帶著廢校任務來到華南國小,卻為了扶攜偏鄉弱勢,決意翻轉社區沒落宿命,不僅逐步串起學校、社區與產業的共同脈動,改造華南國小成為深具在地特色的實驗小學,更有效挽回一度流失的人心與生命力,成功再塑華南社區的時代新風貌。

 

文末,筆者不才,改寫宋代慧開禪師的千古絕唱,為此生追尋下個簡短註腳:「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但見左右笑顏開,便是人間好時節」,忝與各位讀者共勉之。

 

(作者是信義房屋董事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