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獎助辦法
  • 社區一家facebook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email
  • 網站地圖
  • 關於社區一家
    • 2023全民社造評審團名單
    • 計畫緣起
  • 最新活動辦法
  • 提案計畫總覽
    • 報名資料查詢
    • 初選分數查詢
    • 計畫書繳交查詢
    • 決選分數查詢
    • 得獎名單查詢
  • 社造知識雲
    • 歷年成長故事
    • 歷年得獎單位
    • 專家視角
    • 提案攻略集
    • 設計好案例
  • SDGs
  • 影音資料庫
  • 志工活動

影音資料庫Image gallery

建議搜尋: 人物 活動 影片
  • 全部作品
落葉歸根 /攝:王詩誼
傳承的味道 /攝:朱陳柏青
把故鄉找回來 /攝:謝宇哲
快鰻一瞬 /攝:洪慈吟
彩虹爺爺的故事 /攝:賴富美
販售故事的人 /攝:林汶緯
微光 /攝:林汶緯
好農情 /攝:李宜靜
停。 /攝:張嘉紋
洗藕粉 /攝:鄭秋男
木棉花道 /攝:鄭秋男
鐵人 /攝:洪宜楹
  • 第一頁
  • 上一頁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下一頁
  • 下10頁
  • 最後一頁
  • 主辦單位: 信義房屋
  • 協辦單位: 台灣社區一家協進會
  • 隱私政策
  • 服務條款
Copyright © 2019 Sinyi Realty Inc. All Right Reserved.建議 Firefox或Google Chrome瀏覽器瀏覽
瀏覽人次

落葉歸根 /攝:王詩誼

勞心勞力所留下的每一滴汗水,不就是為了讓家裡過更好的日子。
努力耕耘所種下的每一棵樹木,不就是為了有更好的收成及果實。
但這一切,只能看老天過活啊!
 
在華南社區,不管是種香蕉、橘子甚至是愛玉,他們用心栽種著自家的作物,每當採收時期到了,依舊是長輩忙碌的身軀,爬上爬下、翻山越嶺,一年接著一年的勞累,身體累積了多少傷口、多少未知的疾病,最需要幫忙的時候卻不見兒孫的蹤影,辛苦了大半輩子殷殷期盼的還是子孫們都陪伴在身邊,遠在外地的孩子們,回去看看家人吧,他們隨時都在家等著你回來!

關閉

傳承的味道 /攝:朱陳柏青

超過百年的*嘟好燒*
是最能夠代表宜蘭的甜食
 
從日據時代開始 已經傳承了三代
 
老闆的攤車上
貼滿了從以前到現在的錢幣
和以前父執輩在做生意的照片
看著看著
有一種時空交錯的錯覺
會想起在那個年代 好多的畫面….
這是比吃上一口嘟好燒
更珍貴更懷念的味道…….

關閉

把故鄉找回來 /攝:謝宇哲

抱持著「把故鄉找回來」的信念,他四處蒐集早期農村的生活用具,從無到有,一磚一瓦拼貼記憶中的家鄉,他是陳明惠,新港鄉頂菜園社區協會的理事長。
當年為了照顧年邁的雙親而毅然返鄉,熟悉的家鄉容貌卻在工業發展下日益崩壞,巨大的轉變激起他重振故鄉的決心。以「相信有一天,火車會轉來」作為社區的發展願景,從此踏上故鄉的社造之路。
然而這條路走得並不順遂,被當成拾荒老人、不被重視、不被期待,種種的挫折反而更堅定他的信念。如今他與居民打造的頂菜園鄉土館推廣農村文化有成,定期舉辦的農家習俗「牽豬哥」更成為社區每年的重頭戲。
對於現在的成果陳明惠深感欣慰,未來他要繼續填補農村文化的斷層,讓記憶中的故鄉永續傳承下去。

關閉

快鰻一瞬 /攝:洪慈吟

「埔南」是一個座落於雲林的小村莊,村莊路口擺著一塊石碑------「鰻魚的故鄉」。村人多以養鰻為業。這張照片攝於挑鰻的時候,鰻魚俐落的線條、靈活的軀體,就像埔南村給人的感覺,柔和又振奮人心。

關閉

彩虹爺爺的故事 /攝:賴富美

彩虹爺爺已經96歲,戎馬一生最後歸依在眷村。眷村裡有他濃濃的情感,以及述說不完的軍旅輝煌戰果。
他熱愛繪畫,不時將他的情感塗抹在眷村牆壁上。走入眷村一眼望去,牆壁、地上、圍牆都被畫作所填滿。彩虹爺爺畫中人物的表情,讓人看了會心一笑,極具童趣。色彩也特別鮮豔,讓破舊軍眷村活化了新的生命力。
就因這些畫作,經由網路熱烈討論而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慕名而來,讓政府決定保留下來並命名(彩紅眷村)。
彩虹爺爺營造了彩虹眷村,彩虹眷村也締造了一個傳奇人物。

關閉

販售故事的人 /攝:林汶緯

多年後的我們會變得怎樣呢?
 
是握著麥克風、大聲說著故事的人,
抑或是穿著短背心、無聲售著故事的人?

關閉

微光 /攝:林汶緯

過去我一直不懂為何人們總說南部人很熱情。
 
對一個從小在高雄長大的孩子而言,面帶微笑、點頭道謝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。在台北唸書的這兩年我仍以同樣的方式面對這個世界,親切地問候、真誠地待人。雖然能夠得到溫暖的眼神,卻更常被投以異樣的目光。
 
我慢慢理解所謂北部人的距離,在這忙碌的城市,溫柔的人並不容易生存。背負著生活壓力的人們也被時間的齒輪推著,被迫以倉促的腳步寫下這一生一回的故事。
 
於是我開始背著相機在街上漫步,尋找那未被發覺的微光。在這個還帶著浪漫的年紀以自己的雙腳走遍巷弄,拍下帶有溫度的照片、並寫下關於這個城市的故事。時刻提醒自己當個帶著暖陽笑容的南部孩子。
 
在這個還能帶著浪漫的年紀。

關閉

好農情 /攝:李宜靜

一個社區,需要人們好好照料,有如一個好農夫,微笑善待他的農作物。
一個社區,需要人們燦爛笑容,有如一個好居民,共同維護他們的家園。
因為有微笑、溫情、呵護,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,讓我們快樂的長大。

關閉

停。 /攝:張嘉紋

在臺灣,孩子下課時會有所謂的導護叔叔、阿姨幫忙指揮交通,讓小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過馬路;照片內即使紅綠燈已經切換成綠燈,但因為跟隨補習班一起走的一個妹妹落單在加緊腳步追趕,導護人員也是細心地在等待她,這其中沒有車子想強行通過或是按喇叭催促,在一旁拍攝這個畫面覺得十分溫暖。

關閉

洗藕粉 /攝:鄭秋男

每年秋冬季節,來到台南的白河,可以看到丫嬤們辛苦的依古早傳統作法生產出又香又Q甘味蓮耦粉,,從挖蓮藕、洗蓮藕、攪碎製粉,洗偶粉、刮耦粉、曬耦粉,製粉過程真的很辛苦,年輕人大多出外工作,現在只剩老一輩墨守成規從事這項傳統美味,面臨嚴重失傳危機。

關閉

木棉花道 /攝:鄭秋男

3月春暖花開,隨著春天的腳步,也是木棉花道最美的時刻,每當木棉花盛開綻放,就像火紅色的隧道一樣容易讓人著迷,清晨的時候在夕陽光彩照耀之下繪出鄉野自然的繽紛色彩,吸引了許多的旅人走訪合影。

關閉

鐵人 /攝:洪宜楹

鏗鏗鏘鏘,鏗鏗鏘鏘
頭家~
這幾支麻煩你了

關閉
很抱歉

本網站不支援IE9以下瀏覽器,建議使用瀏覽器chrome / IE11.0以上